文/牧云轩王百会
偶然发现元代书画家庄麟的一段章草。
这段古雅的章草书,就题在画作《翠雨轩图》(现藏台北故官博物院)的左上角。小小的几行字,很不起眼,对章草无感的人,大多直接飘过了。
释文如下:
“持敬以翠雨名其轩,诸名公为诗文题卷,余因随牒京师,与持敬会于朝天宫,出此卷索拙作。余尝观僧巨然《莲社图》,意度仿此,遂想象摹之。兼赋诗云:小径春阴合,方床午睡醒。坐怜苔锦绿,吟爱竹书青。煮茗仍联句,笼鹅可换经。人间尘土隔,莫望少微星。江表庄麟。”
庄麟何许人也?章草古雅秀美,风格似明宋克,但庄麟应早于宋克,以此可探宋克的章草之源头。
画作上有乾隆行书御题,卷尾有董其昌二跋。皇帝、名家青眼有加,可见此作价值非同一般。那关于作者庄麟的记载何其少也?
可查到资料只略记其公元14世纪中人,字文昭,丹徒(今属)人,印章作淮南人,居京口(今江苏镇江),生卒年不详。考淮南在唐宋时即丹阳,在今镇江市东南,为元代丹徒镇所在,时统称淮南,官县尉。
擅书法,工诗文,善画山水,与郭畀(1280-1335)齐名。传世画作有《翠雨轩图》卷,纸本,淡设色,纵26.2厘米,横65.4厘米。
《翠雨轩图》为元人集锦卷之一,也是庄麟传世的唯一作品。绘临溪的坡岸上设茅屋一间,树木环绕,溪水浅滩,极为渺远。一叟曳杖度桥而来。境界萧疏淡远,静寂清幽。画家以淡墨为基调,用笔清逸流畅。将翠雨轩置于特定的环境中。使观者也似乎感受到远离喧嚣的静谧。
庄麟所有的资料只查到这么多。元代在赵子昂的带领下,复古章草运动影响深远。庄麟与赵子昂有无交集?他又与宋克有着怎样传承关系呢?
真是迷一样的庄麟。赵子昂临《急就章》流传至今,但遗憾的是末见到他的章草作品,也许根本没有创作过,也许失传了。而庄麟用章草题画,信心十足、笔墨精熟、古雅可人,可以想见他风度翩翩的名士派头。
一幅画,一段章草。这已经让人对庄麟刮目相看了。庄麟是不幸的,庄麟又是幸运的。君不见历史上有太多珍贵的甚至伟大的艺术品都烟消云散了。二王真迹不存,颜真卿《争座位帖》原稿不见……如果能让我们穿越到从前朝代,有多少遗失的真迹要看啊!
静静地品味庄麟这段章草,仿佛他也在静静地看着我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