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牧云轩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7

爱上看京剧

$
0
0

忽然要看京剧,只在一念之间。

10月30日,大连京剧院杨赤院长的新编剧《西门太守》,成了我的开蒙大戏。为什么去看戏?现在也理不清头绪,有点鬼使神差。反正一走进大连宏济大舞台,一场京剧看下来,我就喜欢上京剧了。

从此一发不可收,逢戏必看。到今天不足两月,我已经连看了10台戏——

 

10月30日,新编历史剧《西门太守》,杨赤主演,特邀著名丑角郑岩加盟;

11月1日,青春版《吕布与貂禅》;

11月3日,折子戏专场《锁五龙》、《宇宙锋》、《目莲僧救母》、《穆桂英挂帅·捧印》、《女杀四门》;

11月10日,《赵氏孤儿》;

11月16日,袁派大戏《九江口》,杨赤主演,青京赛金奖金喜全、银奖胡滨特邀出演。

11月17日,《玉堂春》(起解·会审);

12月1日,《诗文会》;

12月8日,折子戏《洗浮山》、《天女散花》、《黄金台》;

12月15日,《钓金龟》、《恶虎村》;

12月22日,《遇皇后·打龙袍》、《穆桂英佳帅·捧印》、《泗州城》;

 

这10场戏外,还有上海京剧院著名女老生王珮瑜(瑜老板)在大连理工大学的一场京剧讲座;12月4日那场名家荟萃的《叱咤千秋——袁世海大师薪火相传演唱会》,叶少兰、刘长瑜、李长春、朱世慧、于魁智、李胜素等名家纷纷献艺,更现场见证了杨赤收徒仪式。

 

我做事最缺长性,人过四十,这毛病似乎大有改观,从看京剧即可见一斑。

为什么一下子迷上京剧了呢?我想大概有这几个原因吧。

 

一,时候到了。

四十岁后,感觉可以看懂京剧了。其实,这也是个借口。身边的戏迷,很多是八零后、九零后,看他(她)们对京剧如此痴迷,有的已经是有模有样的票友级别了。所以说,看京剧真的与年龄一毛钱关系没有,只有兴趣爱好有关。只要走进现场,舞台上的有歌有舞有故事的活人秀,马上会体验到在电视机上没有的兴奋感,且对新戏迷而言,舞台两侧有戏词电子提示屏,看懂故事看懂表演,不会有丝毫的障碍。至于,内行看门道,这就非一日之功了。

 

二,京剧真好。

京剧虽二百余年历史,但它是千年戏剧艺术的集大成者,更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。这里面有精彩的历史故事,有忠肝义胆的做人典范,有看似文言却又浅白易懂的精美唱词,有华丽讲究的服饰、脸谱,有优美婉转的唱腔,有眼花缭乱的对手表演和武打动作……稳重的老生、豪爽的花脸、俊俏的小生、柔媚的青衣、惊艳的刀马旦、还有幽默搞笑的小丑,唱念做打,手眼身法步,京剧之美,足已感悟、痴迷、追逐一生而无悔。国粹不是白叫的,京剧的春天正在到来。

 

三,看京剧学做人,看京剧悟书法。

京剧里,永远是正义打败邪恶,让人们相信人间自有正道在。而且,看京剧,时不时会在演员们的表演中,被剧情所感动,喜剧也好,悲剧也罢,京剧永远不缺少温暖和人性的善良。如果全社会的人,都能在京剧中学会忠智礼义信的做人信条,那这个社会,真的离和谐社会不远了。看看舞台的西门太守,这个两千年前的地方官,可以打黑除恶,破除迷信,救百姓于水火,坚持科学发展观,兴水利治水患,造福一方人民。让今天的裸官贪官们情何以堪?京剧的教化功能,胜过无数场的报告会。

京剧和书法一样,基本上都快成了博物馆艺术。和今人的生活,有着不小的距离感,作有独立的艺术,已经远离我们的生活实用功能。但是,京剧和书法,却是最中国化的,最具中国元素的,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艺术形式。要不然,常居国外的老华侨不会一听到京胡声,就会泪如雨下,京剧让他们想家了;要不然,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,在瑞典的中学里,也不会拿着一支毛笔向外国的孩子们展示书法。

对书法的热爱,又使我在京剧里得到了共鸣。一样的古典美,一样的讲究韵律和韵味,一样的强调节奏,一样的需要全身心投入练功,一样的注重形神兼备,一样的细节决定成败,书法一个点写好了,给全篇增色,京剧一个眼神到位了,给全剧提神。同样的古腔古调,又同时在抒发着今人的情怀,这就是书法与京剧的共同的基因。

 

四,看京剧交朋友。

很短的时间里,我就认识了不少年轻热情的戏迷,一起看戏,一起在微博群里讨论,像是一家人。他们中有大学老师、有军官、有外企白领、有企业家、还有大学生和文化工作者。年轻化趋势明显,受教育程度普遍偏高。通过这群人,我看到了京剧的希望。他们有人已经看过几百场京剧了,更有甚者,坐飞机追着好戏全国去看。还有不少年轻的京剧演员们,他们非常优秀,不少人已经开始在全国崭露头角,在青京赛上拿大奖了。他们收入不高,生活不乏各种艰难,但对京剧始终不乏执着,从他们身上,我更看到了京剧的未来。几乎每个月,这些京剧院前后院的戏迷与演员们,都会坐在一起把酒言欢,谈天说地,说笑聊戏,载歌载舞。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群体。我感觉有点和他们相见恨晚了。

 

五,看京剧品味人生。

节奏太快了,不一定全是好事。高铁时代,哈尔滨到大连只需三小时,早上出发,中午在大连吃顿海鲜洗个海澡,晚上回家了。方便。可是,飞机坐的人少了,快客也不得不打折了。事物发展,总是硬币的两面。

比如,快节奏生活,让人们忙得要死,无暇享受生活的美好,这种忙真是在忙死,太多的成功也换不回生活的质量。所以,早有人呼吁:让我们飞跑的脚步,停一停,等一等我们的心灵。

偷得浮生半日闲。坐在剧场里,听一段西皮二黄,看看古人的故事,品咂一下京剧里的寓言哲理,调整一下匆忙的心态,让传统文化,让古人一直伴随着我们,走好每一步,活好每一天。这应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呢。

看京剧的人,最懂得享受生活。

 


 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  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  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