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牧云轩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7

【动物杂谭之十一】鹦鹉能言,难说心里话

$
0
0



鹦鹉能言,难说心里话 
文/王百会 

 

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我在长春读大学的时候,宿舍与长春动植物公园只一路之隔。这里的前身是“新京动植物园”,曾以面积之大、动植物之多而号称“亚洲第一”。因为老虎很多,所以老长春人爱称之“老虎公园”。我们每天的晨练都在公园进行,这里不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,还可以顺便到鸟区逗一逗小鹦鹉。“你好,你好!”大家纷纷高喊,鹦鹉不理,就在大家欲转身离开时,鹦鹉突然冒出一句“买票!”众人轰然大笑。

  

1997年5月,依山傍海新建的大连森林动物园正式开园那天,两只色彩无比艳丽的硕大金刚鹦鹉摆在正门前迎宾。我第一次见到“大金刚”,一下子迷住了,大块的红、黄、蓝在它们的身上锦缎一样闪闪发亮,如果不是彼此笨拙地用强有力的大嘴亲昵,还真以为是艺术品呢。在随后的鸟类表演中,金刚鹦鹉更是出手不凡,骑自行车、打篮球有模有样,真是太可爱了,那天大鸟们费掉了我不少胶卷。

  

一种鸟如果羽毛漂亮,已经难得;又会表演,当属珍品;还会学人说话,真可谓绝品了。鹦鹉,就是鸟中绝品。这样的稀世宝贝,人类岂能放过?“玉钩弯柱调鹦鹉,宛转留春语”。很快,鹦鹉就成为了仅次于猫和狗的人类家庭中第三大宠物。我国最早汉代《礼记》中就有鹦鹉“能言”的记载,而在中国宠养鹦鹉至少有1000多年的历史。

  

汉代郑玄《礼记注》云:“鹦鹉,鸟之慧者。”人类之所以喜欢鹦鹉,不仅仅是因为它美丽、温顺,更是被它的聪明所打动。鹦鹉有着出色的学习能力,非洲灰鹦鹉一生可学会800多个英语单词。在《红楼梦》里,鹦鹉竟会背诗,“那鹦哥长叹一声,竟大似黛玉素日吁嗟章韵,接着念道:‘侬今葬花人笑痴,他年葬侬知是谁?’”曹雪芹虽为小说家,但对鹦鹉并非笔墨夸张,鹦鹉原本就是这么神奇。电视剧《走向共和》中也有一段李鸿章进奉慈禧太后一只会说“太后万寿无疆”的印度鹦鹉戏,讨得老佛爷无比欢心,后来这只鸟跑没了,吓得太监们满园子乱找,汗出如浆。通人性的鹦鹉,成了权力老太的掌上明珠,那普通老百姓养只会说话的鹦鹉,还不得奉若神明。

  

鹦鹉会说话,缘于超强的模仿能力,秘密就在于它们特殊的生理构造——鸣管和舌头。在鸟类鸣管的构造上,鹦鹉的鸣管与人的声带构造很相近。鹦鹉的舌头也非常发达,圆滑而肥厚柔软,形状也与人的舌头非常相似。正是因为具备了这样标准的发声条件,鹦鹉便可以发出一些简单但准确清晰的音节了。

  

会学人说话就是鹦鹉聪明的表现吗?有些生物学家对此不以为然,他们认为鹦鹉学舌实际上是一种“效鸣”行为,是人们利用这些鸟种具有学习发声的能力,强制使其形成一种“人云亦云”的条件反射而已。而美国鸟类学家艾琳·佩珀伯格博士却坚信鹦鹉模仿能力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,而是可以了解所模仿的一些声音的含义,她甚至认为鹦鹉的智慧不亚于海豚和黑猩猩。

  

至今鹦鹉在地球上生活了近5000万年,大自然的神奇魔力把它们塑造成一个个“带着漂亮羽毛又会说话的宝石”,它们都是自然的精灵,在热带丛林中翩翩起舞。看到鹦鹉浓墨重彩的羽衣霓裳,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未央宫、大明宫中的舞女,鹦鹉华丽的外表透出的绝对是一股浓郁的古典美。讽刺的是,正是鹦鹉的美丽给它们带来横祸,让它们不得不面临背井离乡的飘泊处境。每一年,全世界合法交易的鹦鹉可达100万只,加上屡禁难止的偷猎和走私,很多野生鹦鹉品种正瀕临灭绝。不得保全于山林,只能终老于笼中,和人类寿命相当的鹦鹉虽衣食无忧,但总归永远地失去了宝贵的自由。

  

鹦鹉学会了很多话,不过是取悦于人的逢场做戏罢了,没有一句是发自于它们内心。而人类不同,明明有着自己的思想,却有人偏偏要学鹦鹉一样人云亦云讨主子欢心,却连鹦鹉都不如了。如果真让鹦鹉勇敢地说出一句心里话,鹦鹉可能会说:“我要回家!”可家在哪儿呢?忽然想起齐豫的那首歌,“不要问我从哪里来,我的故乡在远方……”故乡千山万水,鹦鹉们再也回不去了!

 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7

Trending Articles